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9篇
  免费   1126篇
  国内免费   443篇
化学   3952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773篇
综合类   188篇
数学   1908篇
物理学   22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The importance of cell desig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nient, laboratory organic electrosyntheses, popular with synthetic chemists, is highlighted. Although also influencing reaction selectivity, the cell design is the major factor determining the rate of conversion of reactant to product, the final conversion that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quantity of product formed. The recent literature contains a number of designs of flow electrolysis cells for electrosynthesis with examples of their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32.
催化裂化是石油化工的核心单元之一.从催化裂化尾气中分离出来的碳四馏分富含许多的不饱和烯烃,如1-丁烯、顺、反式-2-丁烯以及少量的1,3-丁二烯,这些不饱和烯烃可以通过后续聚合反应,生成合成橡胶和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上述工艺过程对原料中1,3-丁二烯的含量(<100~200 ppm)有严苛的要求.采用选择性加氢技术对碳四馏分中的1,3-丁二烯进行选择性加氢,将其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单烯烃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1,3-丁二烯加氢反应得到的单烯烃可能发生深度加氢得到副产物丁烷.因此,开发高效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对碳四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1,3-丁二烯加氢反应可以作为模型反应,用来考察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基于此,该反应无论在工业界还是学术界均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有关1,3-丁二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方面的综述极少.仅有关于1,3-丁二烯加氢作为模型反应的综述报道.本文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1,3-丁二烯加氢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综述,特别是包括Pd,Pt和Au等的单一贵金属催化剂.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固体催化剂构效关系,包括活性金属尺寸效应、晶面和形貌效应以及载体效应(晶相、孔道和酸碱性);(2)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新策略,如单原子催化剂、核壳结构催化剂、金属-离子液复合催化体系以及载体的形貌调控;(3)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失活机理.提出了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高性能催化剂开发面临的挑战,并对潜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随着纳米技术和金属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快速发展,对贵金属活性组分进行原子层面上的调控(包括形貌、尺寸以及单原子配位环境等)已成为可能.这将有助于研制出一类新型高性能选择性加氢催化材料,从而实现高转化率条件下高附加值单烯烃的定向转化.此外,载体的酸碱性和孔道结构的调控有助于进一步调节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3.
宋云霞  梁飞  田皓天  吴燕  罗敏 《化学学报》2022,80(2):105-109
分子结构设计是开发新化合物和通过原子尺度操纵优化晶体结构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策略. 在这个工作中, 利用分子工程的思想, 基于SBBO结构, 成功设计并合成两个新型氟碳酸盐KMgLi2(CO3)2F和RbMgLi2(CO3)2F. 在两个结构中, a-b平面是由CO3和LiO3F阴离子基团组成的无限[Li3C3O6F3]层, 进一步相邻的层通过F原子连接形成一个独特的[Li6C6O12F3]双层. 这种结构特征对改善晶体的层状生长习性和消除晶体的多晶性有很大的帮助. 光学测试表明, 该系列晶体具有大的双折射和短的紫外截止边, 是深紫外双折射晶体良好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34.
Extension of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toolbox is in the vital interest of drug designers. However, the diffusion of an innovation can be a lengthy process. Along these lines, it took almost 70 years before the use of the sulfoximine group reached a critical mas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Even though interest in this versatile functional group ha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mple room for further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emerging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rug designer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the sulfoximine group in medicinal chemistry, such 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molecules,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s),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 and novel warheads for covalent inhibition.  相似文献   
35.
Rufinamide is used presently to treat Lenaux–Gastaut syndrome. A full factorial design and desirability approach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hydrolytic stress via response surface curves (RSCs). The degradation impurities were identified and resolved using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on the Qualisil® BDS C8 column. Acetonitrile–water (29:71, v/v) was optimized for the mobile phase and used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with detection at a wavelength of 230 nm. Rufinamide showed appreciable susceptibility to hydrolysis under acidic and alkaline stress, and substantial degradation in the neutral condition. It degraded much less under oxidative stress. Exposure towards thermal and photolytic stress conditions indicated appreciable stability.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subjected to validation as per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ed no influence from the excipients and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As well as good precision and accuracy in determination, the method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between 2 and 12 μg ml−1. The method was extended for determination in a human plasma sample, which resulted in excellent recovery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matrix effects. The combined use of desirability and desig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acidic and alkaline hydrolytic stress led to simple and rapid analysis.  相似文献   
36.
空间填充设计在计算机试验中应用十分广泛,当拟合回归模型时,正交的空间填充设计保证了因子效应估计的独立性.基于广义正交设计,文章给出了构造二阶正交拉丁超立方体设计和列正交设计的方法,新构造的设计不仅满足任意两列之间相互正交,还能保证每一列与任一列元素平方组成的列以及任两列元素相乘组成的列都正交.当某些正交的空间填充设计不存在时,具有较小相关系数的近似正交设计可作为替代设计使用.设计构造的灵活性为计算机试验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37.
陈玉芳  吴振聪  王敏 《应用光学》2020,41(2):235-241
为了克服太空环境的复杂性,满足航天工程的空间使用要求,研制一款2 500万像素宽光谱共焦成像的微型星载相机光学系统。该系统适应卫星发射和在轨道运行的恶劣环境,具有抗冲击震动、耐太空高温差强辐射,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设计的系统可在450 nm~800 nm的谱段内清晰成像,焦距181 mm,入瞳口径45 mm,视场角10.4°,边缘相对照度0.81,轴上点MTF:0.57@55 lp/mm,0.33@110 lp/mm,畸变1.2%,镜头质量622 g,外形尺寸Φ58.3 mm×117 mm,抗辐照性能≥5 krad。通过温度适应性的模拟和优化,用户进行?30 ℃~+70 ℃光学镜头热真空试验,可正常工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天宫二号伴飞卫星相机中,获得的图像清晰稳定,为空间遥感实验观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设计了由超大口径前置望远系统和超大视场光谱仪组成的超大口径高光谱海洋水色仪.前置望远系统采用同轴三反光学系统结构,口径为4 m,视场为0.64°,焦距为21.6 m,波段范围为400~1 000nm.超大视场光谱仪采用改进的Offner结构,视场为240mm,光谱分辨率为10nm.探测器像元尺寸为15μm×15μm,4片探测器交错拼接实现400km幅宽.超大视场光谱仪在400~1 000nm的宽波段内,点列图半径的均方根值均小于3.9μm,静止轨道高光谱海洋水色仪全系统不同波长的MTF在33.3lp/mm处大于0.52,各项指标均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9.
EicC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计划建造的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装置,该对撞机质心能位于20 GeV附近,是研究海夸克的最佳能量窗口,同时还可研究胶子和价夸克。EicC对撞粒子为高极化率质子和电子束团,质子环pRing采用八字环设计方案,可以更好地保持极化质子束团极化率,电子环eRing采用跑道形环设计方案,可以更好地利用隧道空间。该装置电子束流能量中心值为3.5 GeV,电子束RMS发射度为水平方向60 nm·rad,垂直方向60 nm·rad,对撞点b函数为水平方向0.4 m,垂直方向0.12 m;质子束流能量中心值20 GeV,质子束RMS发射度为水平方向300 nm·rad,垂直方向180 nm·rad,对撞点b函数为水平方向0.08 m,垂直方向0.04 m,设计亮度2×1033 cm–2s–1。EicC采用双对撞区非对称光学设计,通过对EicC不同色品补偿方案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弧区加短直线节共同补偿的色品补偿方案;通过研究对撞点处b函数以及对撞点间相移对动力学孔径的影响,最终得到pRing动力学孔径大于8 s(s为束团RMS尺寸)、eRing动力学孔径大于20 s,满足大于束团尺寸6 s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